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300字

清正廉洁小故事,清正廉洁小故事300字

  • 300字
  • 2024-01-08

清正廉洁小故事?故事1 朱元璋请客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那么,清正廉洁小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清正廉洁小故事200字

① 清正廉洁小故事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后来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著,清名遐迩。入晋以后,晋武帝接见了他。晋武帝谈起当年胡质的生平事迹赞叹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亲比起来怎样?”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晋武帝问:“为什么呢?”胡威说:“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远。

海瑞(公元1514年~1587年)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体察民情,革除弊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禁馈赠,惩贪官,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审理积抑,昭雪了许多冤狱。海瑞生前俭朴到一般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张破席上,盖着夫人的旧裙……

海瑞不仅为官清廉,生活也十分俭朴,清苦之行举朝第一。

清正廉洁小故事

一、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二、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三、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珅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珅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

四、悬鹅子示众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清正廉洁小故事300字

马寅初拒贿

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马寅初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马寅初勃然大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凭这一条,他就不能当县长。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

包拯的《诫廉家训》

北宋包拯,他为官清廉公正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廉洁故事

故事1: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朱元璋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率先垂范,倡导廉洁之风。

清正廉洁小故事300字

孙中山遗嘱儿女当自爱

孙中山曾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可谓官高权重.然而,他为公而忘私,一生清廉,临终时只留下自己用过的一些衣物以及2000本书籍和一所住宅.住宅还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为他募捐购买的.人留下的《家属遗嘱》中说:“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毛主席留给我们的

在京参观毛主席的衬衣、床单和拖鞋,都补丁摞补丁;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主席带头不吃肉;让儿子岸英入朝鲜参战,直到牺牲等等.看到这些,我和讲解员一起流泪,内心的震撼无以伦比.毛主席没有钱吃穿吗?论功劳,谁能功盖毛泽东;论权力,中国何人至上?所以党的领导干部是不是廉洁从业,只要看看他的衣食住行和对亲属的安排就一目了然了.

周恩来向农户道歉

抗战胜利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难.有一次,警卫班几个战士凑在一起,想给周恩来副主席弄点吃的补补身子.警卫战士小魏出了个主意,拿四双旧布鞋去农户家里换了 一条狗.周恩来知道后,严肃地批评小魏说:“四双旧鞋能换到一条狗吗?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换,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我们决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 天,周恩来带着小魏找到农户家里,向农户道歉,并亲自付了钱.

周总理“宴”事

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周总理风尘仆仆,日夜操劳,感到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他悄悄安排炊事员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向民同志,你一月的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684356.html

一碗白米饭

1927年冬,毛主席带领工农红军住在宁冈县茅坪村的时候,有一个时期红军生活非常艰苦,天天吃红米南瓜,有时候还吃糙红米和南瓜煮的稀饭.开头吃几餐还觉得味道有点香甜,吃多了就觉得有点难吃,可是毛主席不搞特殊,仍和战士们从一个锅里盛饭.

一天吃早饭的时候,警卫员小胡突然给毛主席送来了一碗白米干饭.原来他看见毛主席天天深夜不眠,餐餐和战士们一起吃那些糙米和南瓜煮的稀饭,实在看不下去,就跑到厨房私自和炊事员商量,并且由小胡自己动手把红米加工成白米,另外用碗给毛主席蒸了半斤米的干饭.

毛主席一见白米干饭,觉得有点奇怪,便问战士们今天是不是也吃这样的饭?小胡在首长面前从未撒过谎,这次当然照实说了.毛主席听完之后,马上叫他拿回厨房去和南瓜煮稀饭,让大家一起吃,并且说:“以后再不许这样了,战士们吃什么,我也吃什么.”小胡激动地说:“毛委员,南瓜稀饭早做好了,大家吃都吃完了,你就吃这一餐干饭吧,下次再不做了.”毛主席仍然不同意,并向小胡耐心地解释说:“我不应该有什么特殊的.南瓜稀饭本来又甜又香,很好吃嘛.战士们能吃,我就不能吃吗?你要知道,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连野菜都吃不上啦.快给我把饭送回去”小胡还想说什么,可是毛主席已经把那碗白米饭塞到他手里了.小胡无法,只好把饭拿回厨房去了.

摘自《廉政故事》

崔瑗撰写《座右铭》

崔瑗,字子玉,生于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其父崔骃博学有伟才,汉明帝时将其比喻为“龙”,足可见对崔骃的特殊恩宠了.

崔瑗自幼聪明伶俐,机敏过人.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他亦喜爱读书,还是孩童之时,就已熟读“四书”“五经”了.

崔瑗9岁时,有一天早晨,他正在家门口与小朋友玩耍,忽然看见从大路上前呼后拥地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位穿官服的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到他家门前,声言要来拜访崔骃.待他们进入家门以后,崔瑗从家人口中知道,这骑马的人就是当今的县令,为官清正廉洁,颇受百姓爱戴.崔瑗听后灵机一动,随手在大门上写下了一首四言诗:

“君非干木,何为文侯?

虽无光光,入我闾里.”

意思是,我们这偏僻的地方并不是古代的魏国,也没有隐居魏国的高士干木,而这位远道而来的谦谦君子也不是曾拜干木为师的魏文侯,那他为什么来到我们这街巷呢?

就在这时,县令拜客完毕,正要告辞回衙,走到门口,忽见大门上墨迹未干的诗句,字迹清秀,而内容却含有讥讽之意.他问崔骃这是谁写的,崔骃一看,马上就说:“这一定是我那调皮的儿子写的,触犯大人,请多原谅.”县令笑笑说:“请把令郎叫来,我要当面问话.”崔瑗被叫来后,县令一看,面前站着一位眉目清秀的孩子,就说:“你还能接写几句吗?”只见崔瑗提笔一挥而就:“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县令见他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章,情不自禁地对崔骃说:“令郎可谓奇才啊真可谓‘龙生龙’了.”回头再看崔瑗,早已跑出去玩耍了.

东汉永元八年96年,崔瑗 18岁时,游学京师.从侍中贾逵深造,遂精通天文、历数等.后因其兄崔章被州人无辜杀害.他怒不可遏,手刃仇人,为其兄报仇.然后隐姓埋名出逃他乡.元初五年118年,他年已40岁时,遇朝廷大赦,始归家.

他在总结自己坎坷经历的基础上,写了一段自戒之词,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座右铭一词,乃始于此.其铭文如下: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胜所臧.在涅贵不缁,暖暖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死诚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清正廉洁小故事400字

关于廉政的几则小故事

一、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二、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三、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四、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五、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以上就是清正廉洁小故事的全部内容,4、包拯拒礼为开廉洁 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