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故事?1、卫庄公的儿子州吁因父亲溺爱而养成不良习惯,石醋大夫提醒卫庄公应教导儿子正道,否则娇惯会导致子女误入歧途。2、曾子的妻子许诺孩子杀猪吃肉,曾子却真要杀猪,认为对孩子不可开玩笑,因为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最终曾子杀了猪,以此教育子女诚信。3、唐太宗用“遇物则诲”的方法教育太子李治,那么,家庭教育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2、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李贤注解的《后汉书·孔融传》中的《融家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1、教子以有方
卫庄公的儿子州吁,从小被父亲所溺爱,喜欢打架斗殴,而卫庄公从不制止。对于这种做法,大夫石醋规劝道:“我听说爱护子女,应当用做人的正道加以教导,而不应当容许他们有不正当的要求和行为。子女如果有骄横、奢侈、放荡、逸乐的毛病,就自然会走上邪路。而许多子女之所以有这四种毛病,完全是父母对他们娇惯溺爱的结果啊!“
2、曾子杀猪
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家庭教育故事,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去,她哄他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让你吃肉。”妻子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曾子说:“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处处会模仿父母,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3、遇物则诲
唐太宗非常注意对太子李治的教育,他的教育方法是“遇物则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抓住遇到的事物,进行相应地教育。在太子吃饭时,就对太子说:“你要是能知道生产粮食的艰辛,才会常有这样的饭吃。”见到太子骑马,就对他说:“你若能知道马应该有劳有逸,而不把它的力气用尽,那么才会常有马骑。
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玩耍篮球,不小心打落了书架上的花瓶,花瓶摔坏了。这不是普通的摆设品,而是祖上传下的古董。孩子用胶水把花瓶碎片粘起来,试图掩盖事实,但母亲发现后,询问孩子是否是他打碎了花瓶。孩子撒谎说,一只野猫闯入了客厅,他赶不走,猫碰倒了花瓶。母亲虽然看出孩子在撒谎,但没有直接揭穿。
晚餐时,母亲不动声色地问孩子是否知道花瓶的变化。孩子再次撒谎,说是因为猫。母亲没有直接责备孩子,而是说:“是我疏忽了,没有关好窗户。”孩子睡前,母亲给他写了便条,让他到书房去。在书房里,母亲拿出一个盒子,递给孩子一块巧克力,说:“这块巧克力奖励你,因为你有丰富的想象力,杜撰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可能会写出好看的侦探小说。”接着,母亲又递给孩子另一块巧克力,说:“这块巧克力奖励你,因为你有修复能力,用胶水修复了花瓶,虽然不完美,但值得表扬。”
母亲拿出最后一块巧克力,说:“这是给你的道歉,作为母亲,我没有把花瓶放在安全的地方,尤其是家里有一个热衷体育的孩子。我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孩子感动了,以后再也没有撒过谎。每当他想撒谎时,三块巧克力就会浮现在眼前。
这位法国母亲用这种方式,严厉地惩罚了孩子的过错,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1、卫庄公的儿子州吁由于父亲过度溺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石醋大夫警告卫庄公,如果不正确教育儿子,过度的娇惯可能会导致孩子走向错误的道路。
2、曾子的妻子曾许诺孩子杀猪吃肉,后来曾子却真的要杀猪,他认为对孩子不能开玩笑,因为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最终,曾子杀了猪,用这个行为教育孩子要讲究诚信。
3、唐太宗采用“遇物则诲”的方法教育太子李治,即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传授知识和道理,以此培养太子的理解和尊重。
4、方仲永因为父亲只贪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他的教育,虽然方仲永天赋异禀,但最终因为错失了良好的教育机会而变得平庸。这个故事警示家长,不应忽视对孩子的教育。
5、孟母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家,最终选择在学校附近定居。这个故事体现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故事(一):
教育孩子要先学会做人
以前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能够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样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十分委屈:“但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十分好奇地问:“你是怎样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家庭教育故事(二):
教育孩子不要贪婪
向孩子讲一个《仓鼠和蚂蚁》的故事,作者是德国剧作家、文艺理论家莱辛。
“可怜的蚂蚁们,”一只仓鼠说,“为了屯集这么一点粮食,你们千辛万苦地劳作,忙活了整整一个夏天:这值得吗真该让你们看看我的储备粮!”
“听着,”一只蚂蚁回答道,“就因为你储藏的粮食比你所需要的多得多,所以人类才要把你从泥土里挖出来,把你的粮仓掏空,让你用性命来替你那贪婪的强盗行为赎罪:他们这样做太合理了!”
家庭教育故事(三):
教育孩子不要忽视小问题
向孩子讲一个《钉子》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民间文学研究家格林兄弟俩个。
以上就是家庭教育故事的全部内容,1、卫庄公的儿子州吁由于父亲过度溺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石醋大夫警告卫庄公,如果不正确教育儿子,过度的娇惯可能会导致孩子走向错误的道路。2、曾子的妻子曾许诺孩子杀猪吃肉,后来曾子却真的要杀猪,他认为对孩子不能开玩笑,因为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最终,曾子杀了猪,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