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200字

粮票的故事,粮票的故事200字

  • 200字
  • 2024-03-22

粮票的故事?1997年,北京等地掀起粮票炒作热潮,水印粮票也曾作为一种“奇货”被炒作囤积,其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例如,在辽宁1980年版粮票和黑龙江1978年版粮票中,带有水印的3斤面额票,其价格均远远高于其他票面。那么,粮票的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粮票的故事100字

粮票 粮票 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 [1] 。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应运而生,此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国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 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现在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一些国家。我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粮票,种类繁多。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过去的粮票现在能卖多少钱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粮票的故事六年级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直到我十岁那年,我才真正理解“谁吃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我十岁之前,这只不过是饭前的一句客套话,并不在意。这天,我在餐桌上吃着各式的美食,抓起食物,小心翼翼撕下一块肉,仔细咀嚼起来,不一会儿,便吃饱了,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外婆叫住了我:“培均,你怎么还剩下那么多的饭粒,不可以浪费粮食!”听了这话我就有点儿不乐意,极不情愿地又挪回了座位,边夹起米粒边嘟囔:“不就一点儿米粒吗?能浪费多少的粮食呀……”

“你哪里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啊。”外婆苦笑着对我说,“刚建国的时候啊,我们只能用粮票来换粮食呢……”

“哦?粮票!”

“是啊,四十多年前所有的粮食都要用票来换,那时候粮票就像现在的钞票一样,是基本生活的保障。可以说没有粮票就没有食物。那时候我们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外婆停顿了一会儿。外公笑呵呵地说:“说起粮票,我有次从罗溪村带了800斤粮票来到泉州市区,放在家里,那天晚上过后早上一检查——你猜怎么着,竟然被偷了,当时我吓得汗都出来了。

粮票的故事经历意义

粮票的故事

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粮食人”了。为什么说他们是“粮食人”呢。因为,他们两代人都在粮食部门里工作。爷爷一直干到离休,

最后在单位居住直至去世。爸爸呢,现在还在国家粮食储备库里工作。我们可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粮食世家”了。

爷爷在世的时候几乎是一直同我们居住在一起的,他老人家平时没什么爱好,退居二线后,就喜欢平时同一些老人们下下象棋,还经常同我讲述他的一生故事,而这些古色古香的故事里,讲得最多的还数腾粮食工作和有关粮食的成长和粮食的计划供应之类故事了。

爷爷讲,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家由于粮食产量很低,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远远不够全国的广大农民、工人们食用,为了调节和控制国家的粮食需求以及市场供应状况,国家实行对粮食以及油料计划供应和分配。所以那时候,包括我爸爸在内部曾经历过的粮食的粮票和粮券

分配和供应发放。爷爷讲:那时候,全国人民都很难吃饱肚子。除军队之外,任何城乡居民实行每人每月,按年龄和工种发放粮票,凭粮票到粮站购买粮食。

爷爷讲,那时候,全国每人都实行国家统一标准的粮食供应计划。我们家虽说工作以及生活在粮站,却是不可能额外吃到计划外的粮食的,爷爷当时就掌管粮食计划供应大权,但他却丝毫不敢搞特权。

全国粮票值多少钱

“看着这些粮票,我就回忆起了那个吃什么,用什么都要凭票的年代。”一张张彩色粮票,在71岁的王维平眼里显得无比珍贵。他历经20年,收藏了300多个品种的粮票,多达2000多张。昨日,记者来到金陵小区他的家中,见到了这些“宝贝”,采访中记者听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不吃饭省下粮票作纪念

王维平的家仿佛是一个粮票微型博物馆。他颇为得意地拿出两大本收藏夹,里面夹满了花花绿绿的粮票,时间跨度达38年,地区则包括江苏、湖南、湖北、广东等20多个省份。“最大面额为一百公斤,最小面额是半市两,最早的是1955年,最晚的是1992年。”

王维平最珍爱的是那张“半市两”粮票,上面写着“1972年上海市粮票”,印有淡紫色的女纺织工图案,看起来崭新如初,因为这是他所有收藏中面额最小的,更因为这是他饿肚子换来的。1972年他去上海出差,换了当地粮票去上海柴油机厂食堂吃饭,找零得了这张粮票。临走时,同事用半市两粮票买了馒头带在路上吃,他却宁愿饿肚子也要留下此粮票作纪念,“当时看同事吃馒头我也很饿啊,没办法,太喜欢了,不吃饭也要留着。”王维平笑着回忆道。

当年粮票是由各地粮食局统一发放的,往往印着反映各地风土人情的图案,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尤其是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粮票十分精美。

粮票的来历和故事

我自己听的,写的。o(∩_∩)o...哈哈我就是听写达人~~有的地方可能不太准,自己看着改改哈!其实不改也能用。

孙子:爸!爸!我受不了了,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爸爸:怎么了儿子?

孙子:哎呀,爷爷他,爷爷他。

爸爸:爷爷怎么了?

孙子:爷爷他又要给我讲故事了!

爸爸:儿子,听故事多好啊!

孙子:好什么呀!爷爷讲的故事,我都能背出来了!孙子,过来过来过来,爷爷给你讲一个粮票的故事啊!

爸爸:呵呵。

孙子:再好听的故事,听三遍也就差不多了吧?可是爷爷,都给我讲了三十多遍了!!

爸爸:儿子,知足吧你!才三十多遍,你爸都听三百多遍了。爸都听了三百多遍了,不照样听着呢吗?我跟你说,爷爷现在岁数大了,脑子有点糊涂,他新的呀记不住,老的忘不掉,爷爷为咱们家可是辛苦了一辈子,今天是年三十儿,必须要让爷爷高兴。他听故事,一讲,他就高兴,你就好好听故事,啊!

孙子:爸,可是你想过没有?爷爷是高兴了,那我呢?有多不高兴啊!

爸爸:多不高兴也得给我听着!而且我还告诉你,每次听,都必须要像第一次一样,特兴奋,特别认真,而且必须要兴高采烈的。听见没有?我可告诉你哈,你要是不配和爷爷的话,小子,休怪你爹跟你野蛮啊!

孙子:哎哎哎,别别别。

以上就是粮票的故事的全部内容,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应运而生。此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