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故事?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大诗人,他是东晋大司马陶侃的后人,少年之时即抱有大济于苍生的宏伟愿望,可惜当时政治混乱,礼乐崩乱,陶渊明空有一腔抱负,却完全无法实现。开始,他做过州县里的小官,但其性格耿直,清正廉明,对污浊员m的官场氛围十分厌恶,不愿意屈膝权贵,所以仕途坎坷。为了生存,那么,陶渊明的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
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2、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迷上了菊花,在东园辟了个花圃,专门用来栽培菊花。凡经过渊明亲手莳弄过的菊花,株株壮健,枝枝挺拨,花色艳丽,更奇妙的是一般菊花通常是春生夏长。
秋季开花,而渊明的菊圃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菊花在盛开,一茬接着一茬,可以说是常盛不衰,四季如秋。每当秋风一起,东园中的菊花竞相开放。
花朵黄白相间,青红错杂,引得满园蜂蝶纷飞。一些倾慕者又给渊明加了一个雅号,尊称他为“菊仙”,也有人暗地里称他为“菊痴”。
大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
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
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
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东晋末年。他的生活主要是隐居躬耕,是个“赫赫有名的大隐”。
听说,有人要砸我陶渊明的场子。
前些日子,有个教授,竟然在网络上说我幽默(搞笑),毁我清誉。
他的理由是我的一条朋友圈: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教授分析,说我一开始写“种豆南山下”,让大家以为我渊明好像很会种田的样子,种个豆豆都要发朋友圈!谁知道下面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说我日夜努力,草却还比豆苗茂盛,种个鬼田哦。
图片|带月荷锄归
他一下子就勾勒出我一副强行装13失败的模样。
不过呢,他也证明了一点,就是我写诗真的比种田强。
当我真正归隐田园,当起了农民,拿起锄头,追着月亮时,才发现,归隐也有坑。
但没踩过坑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毕竟过想要的生活,总需花点力气,经个一波三折什么的!
虽然过着箪食瓢饮,陋室小巷的平凡生活,可有酒有诗有朋友,我是乐在其中啊。
图片|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我生于乱世的魏晋南北朝,那时,考公务员是读书人唯一被认可的出路。
一开始,我也是想去当官的,除了想拯救世界外,也想赚点钱。
正巧,我那时写了篇爆文《闲情赋》,文采斐然,王羲之他儿子王凝之转发了。
陶渊明的故事(一):五柳先生的由来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在东晋时期担任过重要官职,其祖父亦曾任太守。然而,陶渊明自小对官场的习俗不感兴趣,他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
年轻时,陶渊明在自家庭院前种下五棵柳树。他常在柳树荫下阅读,每当读到令人振奋的内容,便会忘记吃饭。遇到烦恼之事,便以酒消愁。家境贫寒,无钱买酒,幸运的是好友们会赠酒相送。他便尽情畅饮,醉后便眠,醒来后散步,围绕院子走动。他的院子破败不堪,墙上长满了野草,草地上洒满了阳光。微风吹过,掀起了他破旧衣衫。饿了看看碗,是空的;看看锅,也是空的。尽管生活困苦,常常挨饿,但他的心情始终愉快。
陶渊明广泛阅读,包括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乐此不疲。他的思想开阔,见解独到,受到周围人的尊敬。
他撰写《五柳先生传》,自述生活与理想,自由自在。人们因此称他为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故事(二):官场之路与归隐之志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陶侃为大司马。他年轻时,怀抱宏伟理想,欲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当时政治动荡,礼乐废弃,他的抱负难以实现。他曾短暂担任过小官,但因其正直不阿,对官场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不愿屈服于权贵,因此仕途多舛。
为了生计,也因梦想尚未破灭,陶渊明在405年最后一次出仕,担任彭泽县令。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陶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其《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其诗歌对后世影响极大。
生平与作品
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的这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
主要作品
《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获早稻》、《怀古田舍》等。
咏怀诗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以上就是陶渊明的故事的全部内容,3,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4,量革履 陶渊明没有鞋子,王弘吩咐下的人帮他做鞋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