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报李的故事?1、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想早点到达目的地,没来得及住上一个村子的客栈,眼看着天黑透了还没地方住,着急地不行。正着急呢,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农。他马上把马勒住,在马上喊:“喂,老头儿,那么,投桃报李的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想早点到达目的地,没来得及住上一个村子的客栈,眼看着天黑透了还没地方住,着急地不行。正着急呢,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农。他马上把马勒住,在马上喊:“喂,老头儿,这儿有旅店吗?多远?”
2、老农头也没抬,不耐烦地说了声:“无礼!”。“五里?”他理解成了离旅店还有五里,以为不远,猛加几鞭朝前跑去。但是他跑出几十里也不见人烟,越想越不对头。
3、他又把老农的话仔仔细细回想了一下,才猛然醒悟过来,马上拨转马头又往回赶。等他回到原地,没想到那老农还在路边等他,急忙下马,先向老农鞠了一躬,又语气非常诚恳地道歉:“老伯,请您原谅,我刚才太没礼貌了,您千万不要生气,请您告诉我,哪儿有旅店?”
4、老农笑了:“年轻人,知错改错就好,我也不该让你白跑路。找旅店的路口你已经错过了。”
5、年轻人一听,心想难道今天要睡在荒郊野外了吗?那老农又说:“不过,你可以跟我回家去,今天就睡在我家吧,还请你不要嫌弃。”年轻人一听顿时非常开心:“不会不会!这样真是太谢谢您了!”
6、后来大家“投桃报李”来形容老农和年轻人这样互相都非常友好,你对我友好,我也对你非常诚恳的样子。
7、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分类: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解析:
投桃报李
【出处】语见《诗经?大雅?抑》:“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用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九回》):“素文帮着要罚,说:‘『投桃报李』,虽怪不得大姐姐;然作此隐语,未免过于深刻。大姐姐如不肯饮,须把东方姐夫姓名,也隐著一句诗儿自嘲才罢;不然,就要民变!’”
【解说】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康叔于卫,遂立卫国。康叔之八世孙姬和,以殄灭西戎有功,获周平王赐爵为卫武公。武公治国开明,广听众议,多纳雅言,以为施政参考,深得百姓称颂与爱戴。故政通人和,卫国大治,遂为春秋初期之大国也。武公在诗中自勉曰:“百姓皆效君德行,故行为举止,既善且良。谨言慎行,不失礼仪,不逾本分,不悖常理,则众人皆以君作则矣。人以桃馈我,我以李报之,乃合乎情理。或言小羊生角,则欺人矣。”
亦作【报李投桃】(明?高濂《玉簪记?第二九出》):“村家行径,强尼姑向空门结姻。只指望‘报李投桃’,那顾他礼佛看经。”
亦作【桃来李答】(明?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