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今天看了一场电影,叫做《哪吒之魔童降世》,非常好看。电影讲述了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2、然而阴差阳错,那么,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堪称中国影视上的一部佳作!虽然电影中有很多搞笑的情节。但哪吒说的短短的几句话几个字,打动了多少人心中内在的善良,又使多少人潸然泪下。是啊,年纪三岁的哪吒给我们诠释这样的道理。
哪吒说过: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句话蕴含了很深刻的道理,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是啊,自己的命与天没有任何的干系。没有人生来就是什么,有的人生在贫困的家庭,拥有不健康的身体。虽然这是命运不公,但我们可以像小哪吒一样同他斗到底!命运不公,我就同他斗到底。长大以后不管别人怎样嘲笑你,看不起你,但小哪吒这样告诉我们: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自己说了才算。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重新塑造了哪吒这个角色,摆脱了以往的传统形象,展现了一个内心不坏,却一身缺点的“反英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1.在我们的印象中,敖丙是一个边缘角色,出场没几分钟就结束了。当年哪吒闹海,把敖丙抽筋剥皮,气得龙王要为儿报仇,前往陈塘关,要李靖交人。最后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
2.不过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看不到这样“血腥”画面,剧情跟观众所预设的有所出入,人设的安排也很巧妙——哪吒不刻板,敖丙不脸谱,其他人也有自己的闪光点。而在这里要说的是哪吒和敖丙这两个人。
3.剧情中,哪吒和敖丙的能力来源于同一颗灵珠,他们是命运共同体。哪吒本来是天选之子,他能够得到灵珠之力,结果申公豹的移花接木,一颗魔丸,让哪吒打从出生起就被贴上了妖怪的标签。而申公豹拿着灵珠,喂养了敖丙,让敖丙获得了灵珠之力。
4.两人阴差阳错之下,成为对彼此的对立面,他们拥有极端的性格,哪吒异常暴躁,敖丙异常冷静。但是就这样的两个人,不打不相识,在海边踢毽子的画面,让人感慨万千。哪吒说除了他娘亲,敖丙是第一个陪他踢毽子的人。而敖丙拿出了小螺号,告诉哪吒,从今之后我们是朋友。
1、《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一
有人说这是一份给畸形和残障孩子心灵的礼物。我认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值得一看。
十个里有一个看了能体谅父母的苦心,一百个孩子里有一个能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这部电影就有他存在的意义了。
第一,不要在意别人心里的成见。如果别人影响到了你,你要做的是,要么远离这个人,要么打倒,千万不要想着改变这个人的成见,因为成见已经融入这个人整体的人生观里了。想要改变整个人太难了。第二,大众是盲从的。很多艺术家都告诫我们不要在意大众的看法,因为大众的看法毫无意义,对你这个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大众的看法来自于个别意见领袖和盲从的大多数。不要在意,不管他们是敌视你还是赞扬你。
剧情里的申公豹,他一直不接受自己是妖,认不清自己身上的缺点,而错误得将得不到的地位和认可全部归于是自己出身问题。嫉妒为什么是太乙真人而不是技术高超的他。就好像巴拉拉小魔仙里的小月,嫉妒为什么选择小兰守护魔仙堡而不是能力在她之上的自己。
我是哪吒,不认命,便是我的命。
2、《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二
“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回荡在脑海里,但除此之外,这部影片将世俗的偏见也非常好的展现了出来,钱塘关百姓对于“哪咤是魔丸”的定义,对于哪咤的性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使得哪咤没有了本该美好的童年;在申公豹眼里,因为师傅觉得他是豹子精修炼而来,即使他努力修炼却始终不被师傅看好…就是因为大家对一些事物有了太多的定义,习惯于按照既定的东西去看待它们,才会有这么多的偏见与不快乐…
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三
哪吒就我多年以来观看国漫的经验来看绝对算得上质量上乘的用心之作了,瑕疵和缺陷自然不少,但我还是要给出一个我心中的五分。
1.《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这部电影以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为基础,结合现代元素,展现了一个新颖独特的观后感。电影不仅幽默、感人、热血,还引发了观众对于亲情、友情、人情以及善恶的思考。其深刻的主题和出色的制作水平,使其成为当前中国动画电影的新标杆。
2.太乙真人在电影中的角色和表现如何?
太乙真人在电影中被塑造得非常有趣,他的形象和性格都充满了喜感。他嗜酒如命,能力平平,但却有着一流的品德。他的法力和战力虽然较弱,但在剧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出现,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笑声不断,也为电影增色不少。
3.哪吒和敖丙在电影中的角色和关系如何?
哪吒和敖丙分别代表了社会中的两类人群:反社会人格和助人性人格。哪吒天生拥有“魔丸”之身,一直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敖丙则是“灵珠”转世,肩负着整个龙族的希望与前程。两者在电影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故事引发观众对于善恶、命运和选择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4.电影如何引发观众对于善恶的思考?
电影通过哪吒和敖丙的故事,引发观众对于善恶的思考。哪吒虽然表面上看似邪恶,但在电影中却展现出了善良的一面。而敖丙虽然代表了善良,但在面临选择时,却也展现出了邪恶的一面。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动人心弦的国漫佳作
观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我被这部国漫深深吸引。该片讲述了哪吒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勇敢、叛逆却充满正义的英雄形象。
一、角色塑造与情感共鸣
影片中的哪吒虽然是“魔童”,但内心却充满正义和勇气。面对世人的误解与偏见,他选择抗争,这一设定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除此之外,影片对哪吒的父母以及其他角色的刻画也十分到位,他们的情感线与哪吒的成长轨迹相互交织,使得故事更加动人。
二、技术创新与视觉盛宴
影片采用了先进的动画技术,画面精美细腻,色彩运用大胆。动作场景设计流畅,打斗场面尤为精彩。音效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三、主题深刻,触动心灵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它更是一部深刻的电影。影片探讨了命运、勇气、成长与选择等主题,引发观众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哪吒的“生而为魔”并不妨碍他“逆天而行斗到底”的选择,这种精神激励人心。
四、文化价值的体现
作为一部国产动画,影片融入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
以上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的全部内容,1.在我们的印象中,敖丙是一个边缘角色,出场没几分钟就结束了。当年哪吒闹海,把敖丙抽筋剥皮,气得龙王要为儿报仇,前往陈塘关,要李靖交人。最后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2.不过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看不到这样“血腥”画面,剧情跟观众所预设的有所出入,人设的安排也很巧妙——哪吒不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