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的诗句古诗?1、《时雨》(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赏析:陆游以“时雨及芒种”开篇,描述了芒种时节适时的雨水滋润着大地,田野间农人忙碌的身影点缀着这个季节。此两句不仅描绘了农忙的景象,也反映了芒种时期自然界的生机勃勃。2、《梅雨五绝》(宋)范成大 梅雨暂收斜照明,那么,芒种时节的诗句古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芒种时节的诗句如下:
1.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2.喜晴: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3.咏雨·其二: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4.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其二:芒种在今朝,君行岂不遥。农夫欢倒极,雨立迓星轺。
5.北固晚眺: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资料扩展: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
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
流年似水, 芒种悄然至,我们迎来了芒种节气。芒种,最早出自《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是入夏后的第三个节气,更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
芒种时节,不但有文人笔下“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的浪漫诗意,也有农家操劳“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的繁忙紧张。
风吹麦成浪 蝉鸣夏始忙,十首有关芒种的诗句,愿你辛勤汗水,终有所获!
芒种(其一)
宋-韩淲
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
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二)
宋-范成大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望西山十首(其二)
明-林光
青玉削芙蓉,云边数百峰。
弄晴芒种雨,吹面石尤风。
景色诗难状,骞腾势本雄。
千年留王气,深护紫微宫。
石桥
明-汤珍
时雨如膏沐,能添竹树鲜。
十首芒种古诗赏析
1、《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芒种时节,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上,青蛙处处鸣叫。诗人百无聊赖地敲着棋子,震落了一旁的灯花。闲适怡然的夏日生活,令人向往。
2、《时雨》【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赏析:芒种时节,家家户户忙着插秧,麦饭美味,菱歌悠长。诗人自嘲懒惰,躺在竹床上享受清凉。庭木传来奇异之声,藤蔓散发幽香,黄莺湿衣而来,劝诗人饮一杯酒。
3、《耕图二十一首·拔秧》【宋】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着畦东西。
赏析:秧苗出水,整齐如绿色地毯。清晨拔秧,父子合作,仔细清洗,及时趁芒种插秧。
4、《伊犁记事诗》【清】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赏析:伊犁河外草刚长肥,小马步子不稳,诗人担心有蛇。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4节气芒种的古诗如下:
1、《时雨》(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赏析:
一、二句,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是说,应时的雨水在芒种时节纷纷而至,田野里处处都有农人在忙着插秧。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节的大忙情景。芒种,正是从起起伏伏的劳动身影里开始的。
2、《梅雨五绝》(宋)范成大
梅雨暂收斜照明,去年无此一日晴。
赏析:
诗人范成大在这首《梅雨五绝》里说的就是南方的芒种了,诗人说,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要再稍稍忍耐一些时日,等种下的早籼稻成熟了,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了。
在粮囤不太丰盈的古时候,这首诗大有曹操当年望梅止渴的意味。透过这样的一首诗,仿佛看到了亮晃晃的大太阳,水田里凉凉的水,还有那弯着腰辛辛苦苦插秧的农民伯伯们。
3、《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赏析:
“黄梅时节家家雨。”作品开篇首先点明了时令,接着用“家家雨”三个字写出了“黄梅时节”的特别之处,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江南诗画,每一家每一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
“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以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震耳欲聋的蛙鸣,反衬出了一种江南夏夜特有的寂静的美。
关于描写芒种的诗句如下: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描述了芒种节气时河山交会、山清水秀的美景,被人们誉为“描绘芒种景象的绝佳诗句”。
1.节气介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大约在每年的6月6日或7日,夏至后两周左右的时间,表示天气趋热,麦子成熟,禾黍萌动,槐花开放,有“长至节,乃为芒种”之说,人们也称之为芒种节。“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2.文化内涵
除了描绘芒种节气的自然景观外,《登鹳雀楼》中的这句诗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者借用这句诗表达了他的才思,将自己定位于诗人、文士的身份,具有一定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宣传的意味。
3.古诗介绍
《登鹳雀楼》介绍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抒发胸臆、表现人生抱负的辞赋体诗歌。
以上就是芒种时节的诗句古诗的全部内容,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赏析:芒种时节,大家忙着收割,诗人感叹农事之艰。8、《北固晚眺》【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